矿业人必看!大咖齐聚2025中国国际矿业大会,都说了啥?
10月23日,2025(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在天津开幕,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互融互通,共建共享”,沙特阿拉伯等24国矿业主管部门负责人、驻华使节出席开幕式,来自42个国家500多家企业近万名专业人士参会参展,规模空前,刷新了创办以来的纪录。
本届大会会期为10月23日至25日,举办了40余场论坛推介,讨论包括“一带一路”地学合作与矿业投资、矿业高质量发展、矿业资本市场、智慧矿山智能化、国内外地质调查新进展、矿产资源绿色分选与综合利用、矿业法律政策环境等热门话题,不仅为行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更为观察全球矿业走势提供了重要窗口。
今年,来自头部企业的矿业大咖、远赴而来的外国代表等有哪些精彩观点,又分享了哪些掏心窝子的“干货”?一起来看看吧~
1.陈景河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 矿产需求结构会随着产业及科技进步动态变化,但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不会改变,矿业从来不是夕阳产业,而是大有可为的“正午”产业。
· 黄金兼具金融与商品属性,在全球地缘动荡、经济承压的时代,对金及衍生品投资的需求上不封顶。
· 我们要敢于到资源最丰富、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可能在西方人眼里有一定风险地方去勘探和开发矿产,依靠技术创新形成比较竞争优势,争取后来居上。
· 紫金矿业坚持面向全球配置资源,公司在推进实施精准逆周期并购的同时,通过低成本自主勘查,不断培厚资源储备,为实现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紫金始终把技术及管理创新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图尔基·巴布廷
沙特阿拉伯工业和矿产资源部矿业发展次大臣
· 沙特正在按2030愿景发展矿业与金属产业,期望矿业成为国家工业的第三大支柱,旨在推动经济的多元化。
· 沙特阿拉伯的矿业增长显著,目前尚未开发的矿产资源价值高达2.5万亿美元。我们通过公开透明的许可招标和数字平台Tasama,开放超过60万平方公里的富矿勘探区域。第十轮勘探许可即将推出,计划开放超过2.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
· 沙特阿拉伯正在成为全球矿产资源的枢纽,为了实现目标,我们正在构建一个覆盖上游至下游、具有稳定性和透明度、能够增强投资者信心的矿业生态系统。
· 我们同时在制定关键矿产战略,已经包含37种对能源转型和先进制造至关重要的关键与战略矿产。
· 我郑重自信地向来自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伙伴发出诚挚邀请,加入我们的矿物加工革命,在矿产下游产业开展合作,同时与我们携手,共同推动采矿技术创新。沙特阿拉伯将为您提供稳定、透明,充满机遇的发展环境。
3.董建雄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西芒杜铁矿是全球储量大、品质优的未开发矿山之一,中铝集团从2009年开始与力拓合作,参与了矿山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生产运营的全过程,预计在11月份开始出矿,渴望年内首船矿石运回中国。
· 今天矿业作为基础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新型工业化对有色金属的需求日益强劲,供应链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 我们向矿业各界朋友发出三项邀请: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构建矿业生态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和产业链的安全;共同倡导绿色产业转型,上下游企业共同建设绿色矿山;共促数字矿业协同,完善智能化标准矿山建设体系,打造技术创新合作共享平台。
4.王兴权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 全球矿业正处于一个新一轮变革的十字路口,告别了过去的传统周期,呈现了四大变革趋势:一是发展动力之变,二是运营模式之变,三是生存法则之变,四是供应格局之变。
· 现在资源已经不是决定成败的唯一因素,ESG表现日益成为矿业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矿业企业而言,ESG已经不是可选题,而是必答题;不是加分项,而是许可证。
· 技术革命正推动矿业的运营模式从劳动密集到数字智能的转变。未来,矿业的巨头也必将是科技的巨头。
· 大国博弈在加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泛安全政策、逆全球化正在加速重塑关键矿产的供应链格局。矿业逻辑正在从效率优先的全球化转向了安全优先的区域化。
· 作为行业的参与者,需要精准把握这些变革趋势,在需求研判、技术创新、ESG实践以及供应链布局上积极作为,从而在新一轮行业发展中保持战略主动。
5.周洲
中国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当前,矿业作为传统基础产业,正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加速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根本转变。
· 科技创新是培育发展矿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要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聚焦深部开采、无氰提金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攻关,加大研发投入,以创新引领矿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 金融机构要加快创新黄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黄金租赁,套期保值等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多元化发展需求。
· 我们要坚持开放合作,加强国内企业协同联动,持续深化与国际矿业企业机构在资源开发、技术研发、标准制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不断形成全球矿业合作共识,共同推进全球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6.刘敏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对矿产资源需求巨大。构建自主可控的全球矿产资源供应链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必然要求。
· 香港是矿业企业“引进来”“走出去”的双向桥梁。香港是国际资本投资中国矿业市场的首选门户,内地资本通过港股通可以便捷地投资在香港上市的全球矿业企业,中国矿业企业大量的海外并购也多是以香港子公司作为并购主体。
· 香港是大宗商品的价格风险管理中心。香港拥有成熟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可以为矿业企业提供外汇、利率掉期、商品价格挂钩结构性产品等服务。
· 特别是在黄金市场方面,香港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黄金交易和定价枢纽。
7.张晓海
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我们坚持做强主业、做优产业、做大规模,全力以赴实现高质量的稳增长。
· 在国外,我们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资源国家的矿产振兴开发,不断提升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和运营管理的水平。
· 我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8.王乐译
山东招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 我们正站在一个黄金新周期的起点。
· 近期,金价冲高回落,完美展现了其金融属性与货币属性的博弈。短期看,价格会波动,但长期看,大国博弈加剧,货币经济主导权更替,全球货币超发的大背景将持续巩固黄金作为价值资源的地位。
· 黄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价值回归,其价值重估的新周期已然开启,黄金价格在历史高位区间振荡,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 行业的发展焦点已从资源规模的横向扩张转向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内涵式增长,行业必须认真研究,共同应对高成本悖论背后的三大结构性挑战:一是矿石品位的系统性挑战及开采难度增加,二是持续的全球性通货膨胀带来的要素成本上涨,三是ESG带来的社会运营许可成本提升。
· 这一轮黄金周期对中国黄金矿业来说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略窗口期,在新周期中实现跨越式提升,关键在于把握驱动发展的五大核心动力:全球化,国际化;科技创新“四化”建设;精细管理,降本增效;资本运作,产融结合;协同发展,合作共赢。
9.江涛
四川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 从勘探的精准找矿,到开采的安全高效,数字技术正推动矿产资源开发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跨越。人工智能能极大地提升找矿勘探的准确率和成功率,优化矿业生产管理各环节,降低安全风险。但目前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地质数据获取难、处理难度大,数据质量和结果可靠性还需提升,数据隐私和安全性有待加强等。
· 科技不仅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将成为推动矿业生产模式革新、重塑行业格局的关键变量。
· 以循环共生,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多赢。城市矿山作为隐藏于城市中的无形矿山,是矿山资源循环利用的核心载体。
10.周冠南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高海拔高寒地区矿产资源开采面临的问题包括:作业人员的健康风险极大,设备性能衰减严重,高原的地质及生态脆弱。
· 在高原施工,光有钢铁般的意志还不行,还需要强大的后勤保障。
· 我们构建了作业人员全方位闭环保障体系:一是通过作业安全监控系统,实现全方位智能管控和安全态势感知,实现人员状态实时追踪与智能预警;二是通过自研的健康监测平台,实时监测健康信息;三是通过智能制氧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氧气保障。
· 我们通过设备适配与无人驾驶技术深度融合,重构极端环境下的矿业安全生产范式:一是通过智护系统适配设备,提升耐候性及安全性;二是通过无人驾驶智行系统实现全流程的自动化作业; 三是通过智控系统构筑虚实共生的智能中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