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矿业动态

当前位置: 国际矿业动态

老挝叫停万象全部钾盐项目 20余家中资企业受波及

2025-07-12  来源:南方农村报

  7月1日,老挝国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第182号决议,宣布立即叫停首都万象市所有钾盐勘探、调查和开采项目,包括正在进行普查、勘探、可研的项目。对于已执行的项目需开展评估检查,若存在违法违规情形,将不予任何赔偿。这一政策调整直接涉及20余家在老挝布局的中资企业,包括亚钾国际、东方铁塔、云天化、藏格矿业等行业知名企业,引发国内对钾肥供应格局的高度关注。
中资企业成主要影响群体
  此次政策调整覆盖范围广泛,在老挝钾盐开采领域深耕的中资企业首当其冲。据不完全统计,受影响的企业包括中农钾肥(亚钾国际)、东方铁塔(开元钾肥)、云天化(中寮钾肥)、藏格矿业、中国水电、北京普悦等20余家,涉及勘探、开采、加工等全产业链环节。
  从具体企业来看,藏格矿业所受影响已初步显现。该公司2023年签约的万象盆地158平方公里矿权项目,原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首期100万吨产能,因地质风险和经济性问题已于2024年实质性中止,此次政策进一步明确了项目的不确定性,其已投入的约1亿元勘探费用面临沉没风险,所涉及的9.84亿吨氯化钾储量短期内无法转化为收益。
  云天化旗下中寮矿业在万象市推进的50万吨/年氯化钾项目也受政策冲击,该项目原计划2025年建成投产,目前进度已停滞。按项目单位投资成本约2000元/吨计算,50万吨产能建设成本约10亿元,若项目终止,公司将面临资产减值压力。此外,中国水电等在万象拥有勘探权的企业需重新评估项目可行性,部分可能转向老挝甘蒙省或暂停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亚钾国际、东方铁塔等在老挝甘蒙省布局的企业暂未受此次政策直接影响。其中亚钾国际在甘蒙省拥有263.3平方公里钾盐矿权,氯化钾资源储量超10亿吨,2024年产能近200万吨/年,计划2025年扩至500万吨/年;东方铁塔在甘蒙省的194.8平方公里矿权储量超4亿吨,已投产2个50万吨项目,在建100万吨生产线,最终规划产能300万吨/年。
国内钾肥供应压力再升级
  老挝钾盐项目的变动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源于我国钾肥资源的稀缺性和对外依存度高的现实困境。数据显示,我国钾资源集中分布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新疆罗布泊盐湖、西藏藏北盐湖三地,其中藏北盐湖开发难度较大,钾肥主要依赖柴达木盆地和罗布泊盐湖。近年来,国内钾资源衰竭迹象凸显,目前已进入保护性开采阶段。
  作为关系粮食安全的战略性资源,钾肥是我国氮磷钾三大化肥中唯一不能完全自给的品种。我国钾肥自给率不足1/3,超2/3依赖进口。2023年1月,我国将钾肥进口关税税率下调至零,进一步凸显了保障钾肥供应的紧迫性。
  从进口结构看,2024年我国氯化钾进口量的91.3%来自俄罗斯、白俄罗斯、加拿大和老挝四大来源地,合计进口量达1153万吨。其中老挝作为新兴供应国,近年来地位持续上升。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老挝钾肥储量已从2023年的7500万吨升至10亿吨,全球排名从第8位跃升至第2位,预计到2028年,全球钾肥新增产能大部分来自老挝和俄罗斯的新项目及扩建工程。
  由于老挝与我国关系融洽,且地理位置邻近,已成为我国缓解钾肥供应压力的重要合作伙伴。中资企业在老挝的规模化投资,原本被视为弥补国内资源缺口的关键布局。此次万象项目叫停,虽未波及全部在老中资企业,但无疑为我国钾肥进口多元化战略增添了不确定性。